—— 序今年11 月21 日,是三友集团创业二十周年。
这对于我们三友人来说,的确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。有专家论证过,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不到3 年,而我们三友能走过二十年的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虽然,我们也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,坎坎坷坷,但我们还是稳健、有力地走过来了,这也让我这个当家人感到欣慰和自豪。
纪念三友成立二十周年,我们决定不搞大型庆典活动。我想,如果真要纪念的话,眼下这20位新老同事的切身体会和心声,就算是一份最好、最宝贵的纪念礼物了。
我的老朋友黄康俊作家,与三友结缘多年,对我们一直很关注。五年前,即三友集团创业十五周年时,他曾和蒋大为、郑秋枫老师一起为三友创作了两首歌曲—— 《我们是朋友》和《同享一份爱》,激励我们三友人以朋友般的热情和友爱,团聚在三友和谐的大家庭里,同享一份爱,同圆一个梦。这一次,他深入采访三友数十 位新老员工,记录他们在三友的心声与感受,写出了《友心者·有天下——20 年三友人创造三友,20 位三友人感言三友》一书,把其中的20 个人作为全体三友人的代表,向大家推出来,展现三友人奋斗20 年历史的一个侧影、一行脚印,让我们一同品味和分享三友人创业的酸甜苦辣,借此来庆祝三友集团的二十岁生日。我觉得这样很特别,也很有意义。
平时,我不太懂欣赏字画,但在我心中,三友便是一幅最生动的“人和”图,我把三友这个大家庭放到“天时”与“地利”的广阔背景中,与众人一起合力挥毫泼墨,使其多姿多彩、各具特色、各显神通。我将此作为三友最宝贵的财富,我也为此感到自己的人生很富足。
入选本书的“20 位三友人”,并不全是三友的“元老”、“功臣”,他们只是代表岗位需要被选上的,都是三友发展过程的参与者。由于篇幅所限,我们无法将更多同样有代表性的 同事收入进来,也许还挂一漏万,少不了遗憾,很多很好的心声都有待我们日后继续去倾听和书写。眼下我从书中高兴地看到,这批同事中竟然有一半是三友的“开 荒牛”,他们见证了三友创业的全过程,甚至是加入了就再也没挪过窝。他们虽然不是什么管理天才,也没有什么名牌大学文凭,但二十年如一日,随同三友一起成 长,在岗位上尽职尽责,从不懂业务到成长为业务骨干,从不是专才到成为专才,脚踏实地,兢兢业业,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三友,却无怨无悔。他们从平 凡的工作中,找到了自己的价值,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,成了三友的“顶梁柱”,成为企业的精英骨干。当然,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人都成名成 家,但从同事们走过的脚印中可以看出,他们都超越了自己,都找到了人生的位置。他们是三友所需的人才,仅是这一点,我想也算是一种成功了。
让我思想触动最大的,是大多数同事发出的同一个心声:“谢谢三友!三友是我家!”作为三友的创始人,我满意伙伴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,也为拥有这样忠 实的同事感到宽心。但同时,这也给我带来压力,因为,大家都把希望寄托给三友了,把自己交给了三友了,有信心在这个“家”中待下去。而我,作为这个“家” 的“主心骨”,还未能为大家安顿好,照顾好,所以今后还得加倍努力,造福于大家才是。
通过这本书中各位同事的口述,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他们,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同事们的可爱,更让我充满激情和信心去带领他们继续为三友的事业奋斗。正如日 本经营大师松下幸之助所言:办公司首先是办“人”。我认同这一说法,也学着做,想要把企业经营好,就得把“人”经营好。事实证明,“ 以人为本,以情为本,以友为本,以爱为本”,正是我们三友赢得二十年长盛不衰的根本!
三友集团是在河源撤县改市四年后诞生的,是本市比较早的一批民营企业,按照美国艾迪思博士的企业生命周期,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,也只能算是刚刚度 过学步期进入青春期,而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婴儿期和学步期的初级阶段,离成熟阶段的成年期、稳定期还相差很远。比较我们三友,充其量也只在学步期,还处在创 业“打天下”阶段。我在三友十五周年时曾说是“少年三友”,而今二十年的三友,我也只称之为“成长三友”,因为它顶多还处于学步期的初级阶段,连“青春 期”都远没达到,我们要知己知彼。
当然,二十年来,三友自己与自己比,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,由于拥有一大批比较能干事的管理人员和忠诚的同事,三友从一个小文化公司拓展到以养殖屠宰、生态 农业、酿酒制造等农业产业化经营,以典当拍卖、担保贷款、产权交易、村镇银行等金融中介服务业经营,以房地产开发和工程建筑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 业,形成了产业链优势互补的格局,初步具备了较强的产业优势和企业抗风险的能力。在接下来新的日子里,我们集团的领导需要好好总结,理清思路,做出对策,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,如何利用好我们企业创造的品牌影响力,利用好我们凝聚的“人和”优势,继续巩固一个团结和谐的三友大家庭,大家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 使,为三友的可持续创业再立新功。
21 世纪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,我们的员工队伍必须不断地适应这种变化,我们的管理体系和经营模式也得适应这种变化。我切身体会到,过去所谓依靠某个人的魅力 或苦心经营的“人情化”管理,现在已面临着一种新的挑战,需要我们重新思考、改革和提高。另外,我敬重三友的“老功臣”,然而,这些老功臣现在是否能跟得 上来,他们有些年纪大了,或家庭或身体原因,或因长期在三友任职,知识和见识都比较窄,也就是说,我们的团队素质和整体水平,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,有待我 们继续去培养和提高。同时,我们集团中高素质的现代管理人才队伍还没形成,这也有待我们去组织培植,要不,就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。所以,我们应该如何 走好下一个二十年,这要思考,同时更要行动。
最后,我想再重复一下十五周年庆典上说过的一段话:三友多年的荣辱与梦想,承载着党和政府、社会各界人士、亲人朋友的关心支持;凝聚着三友人无数艰辛与汗 水,还有聪明才智和拼搏精神。在这喜庆的日子里,我们深深地怀念三友的主要创始人——我的恩师马季先生。正如潘长江唱的一首歌“对我两个恩重如山的女 人”,而我却有两个“对我恩重如山的男人”,一个是马季恩师,一个是我的父亲张汉卿,是他们成就了我和三友的今天。在三友走过二十周年的日子里,我想再次 倾吐这一心声:再次感谢对我恩重如山的两个男人——马季恩师和张汉卿家父。我会肩负起他们殷切的期望,牢牢铭记他们谆谆的教诲,诚实做人,勤恳做事,与全 体三友同仁一道,把三友的事业做好,以告慰恩师,汇报家父。
走过二十年不平凡岁月的三友,在我们大家的相伴下已有了一个好的开局。我坚信,有着优良传统的三友人,一定有信心,也有能力开拓和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幸福、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三友!